尊重團結就能『一元復始』不然爭到最後,都變成(十角)一元散散,
這陣子關於『嗣漢六十四代張天師源先』登真,還有六十五代的傳承問題,看了許多資料,也有許多詢問,我的立場,其實我沒什麼立場,我不是宗師,更不是大師,只能盡我能力,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而已,而且這是天師家族的問題,外人有心也無奈,
其實道教不在傳承問題,也不是,是,非,對,錯問題,只是因為自大,各自為政,同道中也不會彼此尊重,更談不上尊師重道,
因此道門中大家爭第一,唯一,專門,專業,專家,現在還是一盤散沙,只要有個人宗教事件,傳播媒體還要批評「神棍」還要加上騙財騙色,
節錄之前發表的心得文章如下
『法力』等於包裝精美玄之又玄的解決方法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相對追求的過程,如果在精神上,心靈不能自我充實,生活再怎麼好?還是不能滿足快樂,而不是一味外求感應,讓自己心慌意亂,搞不好心力交瘁,到最後是『爽到伊,痛苦是自己』
而許多法師,五術老師跟專門的符法師,透過傳播媒體,報章雜誌,刊登廣告常標榜自己是唯一的正統,或者是真正有法力的修煉大師,進一步強調他所劃的符,所作的法事,絕對有百分之百的應驗,甚至於可以無效退費的保證,將信仰當成買賣,信口開河,信徒相對的當然斤斤計較,因為生意本來就是「買賣先算,人親戚,算來算去,錢寶貴過生命」
當然有法有破,話是(人)用嘴巴說出口,解釋權也是說話的人,無效的定義是因為「時機未到」所以信徒慢慢等就保證有效,如果等不了,是信徒放棄,不是老師的錯,
只要信徒需要,老師就有辦法,就怕沒買賣,沒道理不能賣,只要有錢就好,反正有效是老師的能力強,無效的話老師不吃虧,因為「時間就是金錢」信徒無奈花金錢,沒達成目的,老師無奈花時間,目的沒感應,一個買便宜保證,一個賣保證便宜,
就像之前許多賣蜂蜜廣告說,賤價賣「百分之百純正蜂蜜」不純保證自己砍頭,當然不可能是砍(人頭)就怕你不買,你買了蜂蜜,如果發覺真的不純,他也保證自己抓一隻蜜蜂來砍頭,反正一樣是砍頭,而且蜂蜜是蜜蜂生產的,他只是加糖水而已,所以他絕對沒欺騙,也永遠不會騙人,是買蜂蜜的人,讓自己的貪便宜心態欺騙,有這種誇下海口能力的人,當然就有過人之處,就像賣水果的「包賣甜的,跟包沒甜的」台語的音差不多,當然欺騙的結果失去信用,更可能自絕無路,因為『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』你自認聰明,吃虧的也不會再上當,
爭最強的,爭第一的,爭最厲害的,相煎何太急,爭到最後只是力量分散,所謂行功,作法的法事科儀等等,還不是『道祖』傳下的法,一切只是因緣聚會,宗教信仰是群眾心理,傳道解惑的法師都(十角)一元散散,信徒要信也無奈,
為什麼不能互助合作,互相包容,互相成就,只是爭自己的私利,私名,不敢跟外面爭,永遠爭不過時間,就算功夫好,神通也敵不過業力,時間也轉不回來,人也不會更年輕,凡事善盡本份,怎麼爭,都沒用,只要有生命,爭到最後也只有死路一條,
好的產品要懂得包裝,沒有包裝,叫做現成品,價值觀相差無法比較,不懂包裝的是「價廉物美」,懂得包裝就是「價值連城」,所謂法師的『法力』等於包裝精美玄之又玄的解決方法,沒有包裝,只是一種解決方法或方式的科儀法事,
所以只要對你的物品認同,你想賣,他願意買,交易達成,就一定對,不然就算是稀少的寶物,沒人有興趣,只要賣不出去,說什麼?也沒用,沒有交易的買賣,也不會有任何結果,
許多自稱專業老師,標榜法力高強,用廣告的手法,就能夠所向無敵,因為現在的「人」很會打探消息,太聰明了,信徒不但「貴耳賤目」耳朵只愛聽從好話,眼光又被近視眼鏡遮掩,
所以老師只要口才夠好,不用懂什麼法,或什麼教義道理,只要知道信徒的心裡,老師的任何作法,有感應是老師的功夫好,如果沒感應,是信徒的罪愆深重,
老師永遠是沒錯的,只要有錯,就再來一次,追加一次,保證這次,到最後一次當然是信徒的配合度不夠,信心不足,業障太深,說的話好聽加上恩威並施,老師就一定能讓信徒跪拜頂禮,所以要當專業老師,也不用問信徒,為了什麼要做,到底要做什麼,
只要問信徒到底需要什麼?就要能給什麼?只要信徒的需要,需求,就一定是老師個人所學的專業,法事科儀不會做沒關係,只要會講要怎麼辦,加上一些信徒聽不懂的話,也不用怕信徒會問,
因為老師懂的,就說的玄之又玄,讓你有聽沒有懂,老師不懂的就是,天機不可洩露,信徒也一定不可能懂,
就像做生意買賣,如果是壹千元的商品,能賺到二成或三成的價錢,應該說合理,有的生意人,如果不懂包裝行銷的,可能連工錢都沒有,有的會經營包裝行銷的,可能有倍數的利潤,或者達到十倍或百倍的利益,同樣的物品,不同的手段,結果就差之千里,
就像廟會中的乞丐跪地乞討,給錢的人功德無量對(乞丐)是憐憫,佛教出家人站定托缽,給錢的人功德無量對(出家人)是供養,世人一樣是奉獻金錢,心態差之千里,
因為佛教教導社會群眾,不管以前是阿貓,阿狗,販夫走卒,只要出家就是大功德,就有權利接受供養,就算小和尚唸經「有口無心」佛弟子也不能說出家人的是非,因為他是代表佛祖的化身,因為將來小和尚,如果真的成佛,你就罪大惡極,反正一切有佛祖保障,供養出家人功德無量,出家人對信徒的供養,如果無法消受,也只是下輩子「披毛帶角還」
這就是真正「倒轉乾坤,移山倒海」的最上層『法力』道門的老師,法師,真的連比都不用比,連爭也不用爭,怎麼修,怎麼練,都不如佛門的出家人,二、三十年前,僧徒萬眾一心,只要一句口號『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』現在是山頭林立,鐘鼎山林,
相對的道門中大家爭第一,唯一,專門,專業,專家,現在還是一盤散沙,只要有個人宗教事件,傳播媒體還要批評「神棍」還要加上騙財騙色,
因為宗教的構成,一定要有所謂的『1教主、信仰中心2經典、科儀儀式3傳道者、法師繼承』,三大要件,門派也有宗師或宗主,
現在的道教法師,道士,最悲嘆的是,有許多都不願認同,唯一法統的法脈傳承,連尊貴的教主.,嗣漢六十四代張天師,都不能受到徒子徒孫的尊重,法師,道士,不願飲水思源,信徒當然無法擬具向心力,法師,道士,老師,自己看不起自己,當然得不到社會大眾跟信徒的認同,
法師,道士,老師各自為政,標榜自己『法力』的結果,當然對信徒也沒有說服力,俗話說;人沒有照倫理,天就沒有照甲子,
其實不管『嗣漢天師府』跟『大陸龍虎山』如何,當弟子的就要謹守本份,只能贊同,不能贊同,也不該批評,要信就信,不信也要承先啟後,無法兩全其美,最少也不能兩敗俱傷,自然敬人者人自敬之,
就像佛教只要一句口號『若要佛法興,唯有僧讚僧』只要出家,就是大功德,就有權利接受供養,就算小和尚唸經「有口無心」佛弟子也不能說出家人的是、非,出家人犯戒,只是個人修行的問題,而不是教義的問題,因為將來小和尚,也可能真的成佛,
不用標榜法力,給信徒感應,只要對信徒催眠,告訴他們,當信徒的本份,除了供養還是供養,沒有感應是業障深重,佛祖已經幫他消除業障,只要繼續供養,下一輩子會得到更多的福報,
所以奉勸道門的道士,法師,老師,目光放遠,往好處看,自然希望無限,
因為人世間只有一個唯一,就是『面對死亡』,
有兩個絕對完美,只可惜(一個)不敢來人間『出世為人』(一個)很遺憾已經『捨身成仁』
有三個不變的(是,非)
1「聽者有心,說者無意」
2「聽者無心,說者有意」
3「一個不想說,一個不想聽」
當然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想當公判(親),就會變事主,
其實當道門的道士,法師,老師,壓力很大,除了家庭跟生活,還要承受,高道德標準的約束,為了專業知能,除了研究經典,科儀法事,為了生活也不得不,打好人際關係,
動不動總是要「煙,酒」一下,
心情鬱悶更要「檳榔」退火消氣,
真的要包裝,還不知如何下手,連平地都快沒地方佔據,
更不用談到所謂『法力』等於「包裝精美玄之又玄」的解決方法,
沒有包裝,只是一種解決方法或方式的科儀法事,
懂得包裝科儀法事,小有感覺,誇張讚賞,就是「價值連城」,驚天地,泣鬼神,奪造化,玄之又玄,妙不可言,的神奇感應科儀法事,
不懂包裝,科儀法事,就算有感應,不會誇下海口,只好「價廉物美」,還不錯,尚可以,信徒剛好碰到好運氣,又能怎麼樣,這是現實也是真實,
反正(天生我才必有我用),『日頭赤焱焱,隨人顧生命』只要努力知足,還是很快樂的,
以上個人觀念提供、並不一定正確、如有不足尚請見諒(上帝好生不咎過往之罪)(聖人愛物原開赦宥之門)是道法為信徒,消災解厄最好的原動力,也是祈求平安幸福最好的依賴0
閭山道法二門法事科儀民俗信仰禮俗研究
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lin123lien32198lien35741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