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民俗信仰觀念 (4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甘願做、就要歡喜心
這幾個月花費許多時間整理資料,網站上對我提供發表的心得如何呢?我無法知道,但是在許多朋友與同道和師兄弟、給我的感受,有些失望,有些無奈,反正也沒人逼迫,甘願做、就要歡喜心,因為我有將這些資料列印成冊,五十幾頁送出三、四百份,許多同道是如穫至寶一在感謝,有的甚至於要求多給幾份,我只能很抱歉、請他自己去影印,有的建議我,簡單寫就好不用太深入,不明瞭用電話連絡,才會有信徒,有的要我申請版權,不然會被利用去賺錢,其實我只是單純的想,提出觀念分享,如果能被利用賺錢,表示有一點價值,如果能讓道法與民俗信仰的觀念傳播,我又不用花錢去宣傳也很好,賺錢是對方的本事,只要不騙財就好。

法師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積極整理二十多年來從事神壇法事,醮場科儀,道場法事,宮慶廟會等等大小法事,對民俗信仰文化與道法,科儀,法事源由與禁忌方面的研究,在個人網站傳播並介紹法事過程圖片,來推展道法意義與內函、只因為不願讓,日常應用而不知的【道法與民俗信仰】的文化內函,讓一般社會大眾,因為不瞭解而誤解,道廟的穩固社區功能,和對社會潛移默化力量,一般而言都會認為,道教只會開廟店,甚至於(有廟無教),這些誤解、身為宮廟負責人,與道教各宗派的門生、法師,必須要自立自強,除了充實自己知識、學識,進而來宣導、更正一般人的觀念。
因此今天在發表(三心兩意)的意義思想,在十幾年前聽過一位老先生,針對這個觀念談到,【一腳戶碇外、一腳戶碇內】三心兩意,(夫人)自己做決定,因為早期的女人結婚後,就沒有自主權,所謂在家從父,出嫁從夫,夫死從子,但是如果丈夫死亡,出殯的同時會要求,妻子拿包袱,一腳在門內、一腳在門外,讓妻子做最後的決定,如果妻子走出門,就恩斷義絕,如果走進門,就要守三從四德,守寡一輩子,而(兩意)就是【一:出門離家、二:入門守節】。

法師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一種行業,都有各別的辛苦,不管是為了生活,或者是興趣,如果不能放寬心胸去深入,那壓力很大,也會過的很苦,當然如果用應付的心情,去敷衍了事,心理只想到金錢,反正一天過一天,學的多、做的多、錢並未比別人多的心態,到後來將一無所有,也就是得不到別人尊重,更對自己的生命失去方向,人世間的生活目的有二種,一種是付出,一種是收入,付出勞力、收入金錢,付出金錢、買入應用物品,夫妻互相付出關懷、為了得到對方尊重彼此成長,學生忙碌著為課業,也是為了成績,為了文憑,等等都在施與受當中求平衡。
如果這二種的目的:不能用心經營,只為了得到回收才付出,似乎太現實,也太可憐,當然為了回饋是天經地義,只是在求得回饋的同時,能夠多發一點心思,如工作的過程,在設計上、材料應用、成品的細節展現必能,讓對方感受到專業的心思與心情,無形中自己的專業技術再成長,更能因此受到肯定與愛護,也能交到知心的朋友。

法師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宗教中許多法事只是給與方便,助人消災解厄,讓一般信徒面對困境,能有改善的希望,增強對人生的信心,然而對於生活在黑暗,困苦中孤苦無依的老人與單親家庭,法力再高也無能為力,還不如付出關懷,在(台中縣馨幼社,慈光文教基金會)從74年加入至今處理過無數的個案,深刻感受到陪伴、關懷問候比金錢、物品更重要,尤其老人家因為白天要工作,利用晚間去陪他們聊天都無法超過第二家,雖然許多新義工,怕不知道說甚麼安慰的話,但是去過幾次就知道,只要用聽故事的心情,面帶笑容,就會感到自己竟然那麼被重視,而且還能吸收許多人生的經驗,0
或許宗教信仰,法術,對他們的家庭困境,起不了改善的作用,付出關懷與陪伴頃聽,卻無形中平息他(她)們心理的苦悶與傷痛,也因為受到他們的信任,處理過一次特別的事情,當時那為老奶奶快八十,卻照顧一位失明的兒子數十年,有一天五十多歲的兒子走了,老奶奶堅持土葬,而其他的家人覺得沒有結婚以後比較麻煩,堅持用火葬,全家為這件事,鬧得不高興,後來負責的小組,叫我去處理,因為義工分成六組,我不是小組成員,老奶奶一看到我,因為見了好多次面,拉著我的手一句又一句,金孫阿,兄弟無情,又是哭又是怨,兒子已經很可憐,死亡還要用火燒很痛,過了好久,。

法師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正邪不兩立,把酒言歡又因利


法師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窮算命、富燒香


法師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神得金、人得喝


法師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«1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