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法師修行)跟(行情名利)
(法師修行)跟(行情名利)都無法有對等的機會,因為(修行)是一種默默無聞,安住在法樂之中,無所爭,也無所求,知足,平淡,安樂,(行情名利)是一種包裝跟推銷的技術,沒有生意頭腦與交際手腕的專業,一般人是望塵莫及,
修行是一步一腳印,自我修正,自我淡化慾念的引誘,對於所謂的是非曲直好壞,只會自我要求,不會向外苛求,捨得掉名利,放得下愛,恨,情,仇,不懂什麼是苦,不會貪得無厭,所求不多,只要過得去就好,更沒有千人皆醉我獨醒的感受力,對於周遭人,事,時,地,物,沒有逃避的資格跟借口,只有承擔的責任,面對的勇氣,
修行中任何神秘的體驗,或者特殊的遊歷,不管是上天堂見神仙,遊琅苑仙境,下地府遊歷,都只是一種過程,如果不能一本初心,安定修行,根本沒有什麼了不起,也不一定就能怎樣,一念貪,嗔,癡,心隨境轉,怎麼死的都不知道,更不用滿嘴開誤修道,
甚至於許多特殊潛能開發,只是一種方便應證,就算是所謂的(開悟)都只是一種階段性的啟發,只是(開始)而不是(結果)就算有再深的定力,沒有持之以恆的修持,也只能曇花一現,貪慾心(起心動念)喜,怒,哀,樂,稱,激,悔,譽,就背道而馳,連怎麼(修)都不知道,還能怎麼(堅持)比努力工作,快樂生活,家庭合樂,的凡夫俗子還不如,
當然生活好,壞沒有標準,要看是(心滿意足)或是(心力交瘁)能夠回歸自然平淡,用平常心,面對一切苦樂,日子痛苦也要過,工作努力不懶惰,飲食起居不貪多,睡覺好眠快樂過,
就像我常說的這個世上,沒有絕對的「對跟錯」也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跟壞人,只有『現實』對我有利或無利,「知性可以同居」知己知彼「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」再好的人,都有死對頭,再壞的人,都有骨肉親,手足情
一般人所謂生活(怕吃苦)都只是自己的心理疑神疑鬼,該來的逃不過,不該來的煩惱也沒用,(修行)如果本份做得到,再兼善天下,關懷社會國家,不然表面像行善,卻讓親人變成社會的負擔,靠社會救濟生活,只是虛有其表,最後掌聲會變成噓聲,家人除了無奈更無助,修行就會變(羞愧的行為)
(行情名利)只要懂得包裝精美跟誇張推銷的技術,就能一枝獨秀,因為人心,都有一份(貪)貪求,貪心,貪戀,貪婪,貪便宜,大貪,小貪,貪得無厭,貪心不足,好還要更好,不滿足的結果,整個心都癱瘓,
當然對貪便宜的人來講,根本沒意義,因為他只聽他喜歡聽的(一定要說他對),不喜歡聽的他聽不到(因為他不喜歡的都是錯誤)一定什麼都不好,只要能夠讓自己方便,當然心理想要的,都能隨便到手最好,
(方便當隨便)的自私心態上,要能自己永遠擺前面,利益擺身邊,不順心直接踢到最後面,還要能夠面對別人的「真正了不起」當作「沒什麼了不起」的優越感,
所以社會觀念讓人誤以為,有心機的才是(聰明),表面若隱若現,若有若無,若無其事,躲躲閃閃,死道友就好,(方便)最好自己負責收錢享受,(隨便)讓人變,變,變,好像有理,就算沒理變成騙,騙,騙,(敢大聲就是道理)
關於信徒祈求方面,不論(得與失)或(是與否),是萬能的神,或者佛菩薩看因緣果報的取捨,最重要要看信徒的心念跟因緣,「宗教師」只是媒介,善盡本份修持,只要負責傳道就好,科儀法事只是一種轉化或變通,不可能隨心所欲幫信徒完全改變,一切自有因緣果報,強求也不得,
而對於信仰感應,神秘玄奇的體驗,有許多主、客觀因緣環境的配合,還有信徒本身的心理,生理,理念因素,就像我常說的(好)是好到什麼程度,(壞)又是壞到什麼地步,生活需求面,吃得好是口慾的挑剔,跟吃得飽的知足,也只是差一點,對知足的定義又是什麼,永遠沒有標準答案,
也因為對生活的需求不同,對不可知的未來迷惑,為了滿足慾望的順逐,宗教信仰的需求就更迫不及待,除了信仰的到心靈充實之外,現在的社會趨向,對於生活便利的助益,靠占卜,命相,醫護學術的應用感應,更讓信徒趨之若鶩,許多信徒被誤導,常因過度迷信,將笑話,鬼話,瘋話當成神話,
當然有些宗教師,更是趨炎附勢,為了自抬身價,甚至於言之鑿鑿,言之有物,跟真的一樣,就算言過其實,言不由衷,也要自圓其說,
就算信徒不信,(大師)他就能,瞎編,胡扯,唬弄,甚至於用騙神騙鬼的誇張神話,鬼話,瞎扯,讓你不相信,好像是大損失,一定會失望,盲目的信,讓你掉入深不可測的恐懼,脆弱的信心變絕望,
更有許多信徒常常只是為了怕,別人知道他不懂,硬要裝懂,只好甘願被騙,自以為很聰明的自大心態,甘願吃虧受騙,只好啞巴吃黃連,(有苦說不出)到最後又什麼?都沒搞清楚,還被騙的迷迷糊糊,更因為這種心態引誘犯罪,
所謂:不懂(命理)誤人一生迷亂,不懂(地理)害人全家受苦,而現今命理,地理的門派又那麼多,學術研究應證,又自我標榜第一,唯一,
當然對於命理論斷,它只是一種自然學術,客觀歸納統計結果,雖然有應驗,也一定有盲點,只是一種參考指數,所謂(盡信書不如無書)盡信命也一定沒命,
因為好命,不一定好運,有好運,自己不認真也是沒命,對於自認人生不如意,也沒有灰心的借口,因為人生都是(三分天註定,七分靠打拼)才能有:山窮水盡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機,
對於周遭人,事,時,地,物,人沒有逃避的資格跟借口,只有承擔的責任,面對的勇氣,所謂(怕)只是自己的心理疑神疑鬼,該來的逃不過,不該來的煩惱也沒用,
當然只要有所爭,爭到最後,只有靠包裝外表「戲法人人會變,各有巧妙不同」一山更比一山高,只會強詞奪理,只有名不副實,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,後悔也來不及,
其實任何一種學術都有其優勢,以道教的宗教信仰,或民俗信仰上分類,不論是求神問卜,科儀法事,命理卜卦,陰陽五行,風水地理,各有優異,信徒要看需求面,找有效的方法,
就像醫院有許多科別,雖然醫師醫療學習有通識的基礎,相對的研究上,更有專業的領域,不管是眼科,牙科,內科,外科,肝膽腸胃科,心臟科,精神科,神精科,心理科,檢驗科等等,都有所謂 權威 醫師或名醫,
生病時要找專業科別的主治醫師來治病,而不是找 權威 醫師,就能醫療身體所有的病,畢竟人體的器官複雜,各種疾病千頭萬緒,現在醫院醫療分極,大部份醫師處理的方式,是跟病人問病,不是幫病人看病,醫師只相信儀器檢驗,只看檢驗數據報告,當參考資料,除了(先生媛,主人福)專業的醫師才能治病,找錯門路,就算名醫也會要命,
就算中醫有(望,聞,問,切)的檢測功夫,遇到開刀治療的疾病,還是要建議病患上醫院,有的感冒症狀,還要要用西醫的打針或吃消炎藥品比較快,對症下藥能治病,下錯藥品會要人命,治療有效的(毒)也是良藥,用錯的(好藥)更是毒藥,
追求名跟利,是燃燒生命的双頭蠟燭,點不亮,等於看不到生命的光明,只是追求(名與利)燃燒生命蠟燭的過程,不要有欲罷不能的貪得無厭,更沒有怨天尤人的嗔心,錢財不管賺得少或賺得多,只求日子好過,能出名很好,更要體會沒有自己的時間權力,
開闢財源很好,節省開銷更重要,雖然現在的社會都向錢看,會有許多的人,學科儀法事不是用修養身心為主,不會注重所謂的學法,配合修行,只是當成一般職業表演,為了家庭生活努力工作,當然有的法師,又因為工作量太多,也會忽略自我要求,只要能以專業所學,拿信徒錢財,為信徒消災解厄,這樣也很好,只要不唬弄,拐,騙信徒,詐財騙色,騙吃騙喝,製造社會問題,
總之宗教信仰是教信徒,心靈清靜,心性自然,心境無為,心思順化,凡事求人不如求己,老師幫信徒授道解惑,用手幫信徒指引方向,不是教信徒抓老師的手或手指,忘記方向,路是人走出來的,自己不努力,心靈放不開,求神托佛都沒用,求老師當然更沒用,
以上謹供參考,不一定正確,如有不足,尚請見諒謝謝。(上帝好生不咎過往之罪)(聖人愛物原開赦宥之門)是道法科儀為信徒開發心靈智慧,消災解厄,淨化身心自然最好的原動力,也是祈求平安幸福最好的依賴0
閭山道法科儀觀念部落格」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V9yC8CyeQUVK4CPAaiFIZg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