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神轎」是神明的交通工具,出巡繞境時,就必須「坐」在裡面,供信眾膜拜。民間常見的「鑽轎腳」,就是種以神轎來進行的宗教儀式。
「鑽轎腳」,各地的大小廟會幾乎都有,而且參加者不分男女老幼,風靡整個台灣,它之所以會如此「頂港有名聲,下港有出名」,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民間深信轎中坐著神明金身,如果能讓神明從自己身上經過,或從其轎底鑽過,可以消災解厄,祈安得福。所以每當有轎可「鑽」時,必定吸引大批信眾前往。
話說回來,雖名為「鑽轎腳」,但神轎仍只是個配角,真正的主角是轎中的神明金身,要不是為了一親「神」澤,否則區區一頂神轎那有如此大的「魅力」,吸引信眾排隊待「鑽」呢?
各地鑽轎腳的方式都差不多,但南部地區流行於出巡繞境時,信眾伏臥或趴在地上,供正在行進中的神轎從自己身上經過,而中、北部地區則是先用長板凳或鐵架將神轎墊高,再讓信眾依序排隊,從轎底鑽過。無論方法如何,最後的目的依舊達成。
筆者曾於台中縣大里市見過一種較「功夫」的鑽轎腳,其儀式為信眾先至服務台樂捐(金額不限),並領取一炷香及一小包平安米,之後到轎前接受服務人員以柳枝沾符水淨身,再手持香枝及平安米鑽過轎腳,最後把香枝交還給服務人員,完成整個儀式。而平安米則帶回家煮食,據說有保佑平安之效。
當然了鑽轎腳並非一定要「本尊」去鑽才行,如果有事不克前來,也可以用衣物代替,雖然「本尊」未到,不過「分身」卻也可代勞,這正符合一句話,那就是─「見招拆招」。
有人會問,鑽轎腳真的是好處多多嗎?筆者的答案是:我也不知道。不過人們寧可信其有,反正「有病治病,無病顧筋骨」,多鑽一下,也不會少一塊肉,縱使不能消災解厄,去除百病,至少也能求得心理上的慰藉,那就值回票價了。
另外在台灣鄉間更流行「鑽轎腳,生卵葩」(生卵葩就是生男孩)的說法,就和「鑽燈篙腳,生卵葩」一樣,都是取其諧音而衍生出的特殊習俗,至於能不能真的生出「卵葩」,神明也不一定能「掛保證」,還是得靠婦產科醫生或超音波的檢查,才是最準確的。
其實「鑽轎腳」這項習俗,是長久以來人們祈求平安的一種方式,雖然是「土法煉鋼」,希望與神明近距離的接觸,來受到神恩的庇佑,在在顯示芸芸眾生對神明的敬仰之意,或許,這正是千百年來所永不變的吧!



--
台灣民間信仰文化討論區http://tw.club.yahoo.com/clubs/man6018 這是一個介紹台灣民間信仰文化的園地,舉凡道教(正一派、靈寶派、法派)科儀法事、釋教緇門(香花和尚)喪葬功德、各式醮典(清醮、王醮、三獻醮)、神祇源流、廟會、乩童、陣頭皆可討論,歡迎大家參加!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法師公 的頭像
    法師公

    閭山道法科儀觀念部落格

    法師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