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拜這個名詞,在道教與民俗信仰,和日常生活十分密切,每月初一、十五和初二十六、年節祭祖,宮廟神明聖誕,乃至各地參香,又因各地習俗不同方式,不一而足,如果真誠三柱香就能表達一份心意,供品只是信徒另一種表達方式,神明接納的是信徒的心意,不會吃到信徒的供品,如果真的吃了信徒的供品,會嚇死人,俗語說【神得金、人得喝】拜神的供品都到自己的肚子。
一般家庭初一、十五都在門口向外拜,稱為犒軍或犒將,就是敬奉庄中公廟神聖的手下兵、部下將,感謝兵、將保佑平安,初二、十六則是拜五方貴人【好兄弟】一般商店或外務工作、出外經商、到外地工作者,因為出門在外諸多不便,唯恐無意中,有不敬或不雅的動作,無形中得罪好兄弟而不自知,在家門口於初二、十六敬備飯菜、財帛奉獻,一來祈求出外平安,廣進財利,二來若有不知之罪祈求見諒,更祈求五方十路的貴人【好兄弟】能暗中相助事業成功,。
其實出門在外行方便之時如果能先開口說一聲【抱歉方便一下、請閃避】在開水門、可保平安、921地震過後不久,我以前教導的一位乩童,到南投工作,因為塞車、跑到路邊的樹林裡放水門,(尿尿),結果回來三個月,無法讓太子元帥出駕辦事,才跟我講,後來處理一星期(置天台)才沒事,其原因;只因他是乩童,出門沒禮貌,對方本在深山修行數百年,因地震才出來,剛好在樹下修行,他卻往它身上尿尿,尿完又吐口水,所以找上他主子【太子元帥】理論,提出條件如果要乩身平安,就不準出駕,如出駕就找乩身麻煩,等它氣消再說,雖然我出面道歉協調,對方還不給面子,還說我當法師連基本禮貌也沒教,其實這些我都`一再叮嚀,只是他沒放在心上,沒法子只好置天台,準備談不攏只好(鬥法)對方才同意和解讓乩身賠罪,準備了供品燒化紙錢,才圓滿結束這個事情。
年節祭拜祖先、也要拜【地基主】,如果再門口拜、就往裡面拜,如果再廚房就往門前拜,都可以但是桌子要矮一點,不要太高,拜完就可以先化紙錢,燒完就可以將香拿去化燒,飯菜就可以收起來,時間不必長,【地基主敬之以禮】卻不能過於鬧動,安靜就平安,。
如果有拜牲禮,擺放在家中就雞頭向內,魚頭向外,【雞頭向內起家】【魚頭向外有餘】,如果到廟宇雞頭、魚頭就向外,希望拜拜後回家、起家、有餘,魚的方面、有的認為魚尾,比較大不但是魚的方向控制,更是前進力量的來源,因為重要所以向著神明,比較有禮貌,只要拜三牲、五牲一定要有酒,酒是甘露的化身,更希望敬酒三遍,讓神明高興喝醉後,能應允所求皆能如願,其實敬之以誠,物品無非是信徒恐口說無憑,有求於神,不願空手以對,更希望將自己認為珍貴的物品、奉獻給神明,祈求所求皆遂的一種表達方式,。
以上只是個人經驗提供參考,尚有不周敬請見量,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法師公 的頭像
    法師公

    閭山道法科儀觀念部落格

    法師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